查看原文
其他

建立没有痴呆症(认知障碍)的世界——科技的力量有多大?

Dr Y 若水健康馆 2019-10-18


哈哈

痴呆症

Dimentia

1


若水健康馆

痴呆症(Dimentia),也被称作认知症、认知障碍,有几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


之前,馆长写过科普文,讲解了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是什么,还介绍了日本团队开发出的血检分析,可以在阿尔兹海默症早期找到β-淀粉样蛋白(Aβ)。上一篇中馆长介绍了现有的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方式。


不记得了,没看过的,点下面链接看。

  1. 阿尔兹海默症是什么?能预防吗?

  2. 验血就能诊断早期的阿尔兹海默症!

  3. 提前30年就能诊断出阿尔兹海默症?真的吗?

给懒得看之前文章的人简单总结一下与这篇文相关的最重要的特点:认知症(痴呆)并不一定是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还有其他不同类型的痴呆症。


今天我们把范围拉广一点,告诉大家,为什么痴呆症是个社会问题?有多严重?

对于痴呆症,到底该怎么办?能预防、改善吗?

日本认知症走失者数量创历史新高;

from多维新闻网

痴呆症

痴呆症(认知症)是一种综合症,体现为记忆、思考、行为和日常活动能力衰退。通常是认知功能(即处理思想的能力)出现比正常年老过程更严重的衰退。


它会影响记忆、思考、理解、计算、学习、语言和判断能力,但不会影响意识。认知能力损伤通常伴有情感控制能力(即容易暴躁,易怒)和社会行为衰退(严重者生活无法自理)。


痴呆症是社会问题

随着医学的发展,大家寿命的延长,人口分布日趋高龄化,痴呆症的人数年年破新高。


目前,世界每年新增痴呆症患者就有990万人,每3.2秒就有一个人新发病。世界上的痴呆症患者人口,2015年约为4,680万人,可预测2030年将会增加为7,470万人,而2050年居然可以增加到1亿3,150万人。新增患者数中,亚洲占了49%。

世界痴呆症(认知症)的患者数;

国际阿尔兹海默症学会杂志

痴呆症,在【社会性】的角度上,比癌症、心脏病等疾病更严重。因为它不仅影响了患者自己,而且在心理和经济上给护理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什么呢?大家想呀:

家里有人患了心脏病或癌症,一般是不需要家人都辞去工作或请看护,每日每时每刻照顾患者的。

然而家里有人得了痴呆症,那全家就会无心工作,轮班看护,或花费巨大地请24小时专业护理,陪在痴呆症患者身边照顾着。

从经济角度看,痴呆症的相关花费巨大:

在痴呆症上的花费,2015年达8,180亿美元,预测2030年可超过2兆美元。


拥有世界超高患者数的日本,2014年,在痴呆症上的医疗费花费1.9兆日元(171亿美元)外,长期护理花费6.44兆日元(575亿美元),非正式护理(在家护理)花费6.16兆日元(548亿美元)。

2060年医疗费可达24.3兆日元(2,182亿美元);

(Sado et al., PloS One. 2018)


痴呆症的现状

对于痴呆症,医生基本是根据临床症状,给患者做调查问卷来分类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没感觉到自己有啥症状,根本不会去做检查。


①阿尔兹海默症:占比最大,最复杂,语言障碍最明显。

②血管性痴呆症:情报処理能力和视觉下降最明显。

③路易体痴呆症:注意力和嗅觉下降明显。

④帕金森氏症认知障碍:帕金森氏病伴随认知症,行动困难。

⑤额颞叶痴呆:社会认知障碍,情绪控制障碍。

现有的痴呆症分类;

(Wada-Isoe K et al., Neuroepidemiology. 2009)

普遍情况是,患者感觉有痴呆症状了,去看医生,医生根据问卷调查+脑部检查,分析诊断患者属于哪一类痴呆,再开药给治疗。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药物都主打可以改善痴呆症状,而从得病机理上看:死去的神经不可重生,萎缩的大脑不可复原,已得的痴呆不可逆。


而新药开发的不断失败,导致制药行业巨头辉瑞都裁员了300人,宣布终止所有在阿尔兹海默症上的投资。可见,痴呆新药开发的未来暂时看上去是黑暗的。

各种老年痴呆症新药开发的失败;

from各个新闻网站


打倒痴呆症

新药开发的不断失败,痴呆症连诊断都有问题,我们难道就任其发展了吗?我们到底要如何打倒痴呆症?在此,我们要感谢科技的力量。


打倒痴呆症有四阶段:预防·早期诊断→治疗→护理陪伴→社会融入。很多科技型创业公司都在用自己的角度、全新的技术去解决痴呆症这个问题。

大部分创业公司都在做早期诊断;

一部分在研究护理陪伴患者这件事。

在这些创业公司中,大部分力量都投入在预防·早期诊断中。试想,如果我们可以在家就简单地用手机app检测一下患痴呆症的风险,我们是不是就会时不时去检测一下呢?如果能;连上自己的生活习惯,告诉我们如何改善从而降低患痴呆的风险,那是再好不过了。


当然,这种技术背后需要的数据是庞大的。需要从人的生活习惯开始,与医学上的临床检查生物指标结果相结合,各个角度分析人的认知功能,从而综合解析患病风险。


早发现即可早治疗,如果了解痴呆症的风险因子,便可从生活习惯上入手调整,最终实现预防痴呆症。

为什么会得痴呆症?看图就知道,痴呆症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遗传,而我们可以在35%的有限范围内改变剩余这些生活上的风险因素。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生活习惯的改善,是真的能减少痴呆症,甚至预防痴呆症的。


  • 戒烟: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吸烟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45%。

  • 安眠:只有深层睡眠时,大脑中的胶质细胞才会醒来,去分解脑中的沉淀斑(造成痴呆症的脑中实际原因)。

  • 运动:研究表明,每次快走30分钟,一周5次,就能减少40%的患痴呆风险。

做到这6点,痴呆变不见

遗憾的是,护理陪伴类的创业公司数量很少,且根本没有科技创业公司在花时间精力和钱去研究治疗痴呆症的方法。我们都知道早期诊断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但护理陪伴和患者生活也是刚需呀。


社会融入,指的是接纳痴呆症患者,让他们融入社会,生活如同健康人一样。在荷兰,有一个叫Hogeweyk的村。这个村的村民是痴呆症患者,而村里的工作人员(超市收银员之类),全部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在那里,环境开放,医疗设备健全,痴呆症患者可以安全安心安逸地过健康人的生活,社会融入效果非常好。

Hogeweyk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纵观痴呆症这件事:

从预防来说,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基因,不能改变时间,但可以改变自己。规律的体检,随时检查自己患痴呆风险以便改善生活习惯,是可以离痴呆远一点的方法。


从治疗来说,新药开发的困难、实验的反复失败,足以让一家制药巨头裁员,让创业公司破产。所以,我们只能珍惜现阶段已发售的药,期待新技术的发展。


痴呆症患者家属、护理人员的辛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们普通人能做的,也就是不歧视,不差别对待,实现人文关怀了。

写在最后

馆长的话:

科技改变命运。

我们在等待别人努力开发新方法、新技能、新药品的同时,也可以做到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戒烟、安睡、多运动,至少从自己能做到的开始,也许痴呆症就会离我们远一点了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